■ 融媒体记者 徐 强
清晨8点刚过,县中医院的长廊里响起一阵脚步声,49岁的副院长张磊开始了当天的诊疗工作。推开诊疗室大门,铜人穴位模型上的晨露尚未干透,张磊照例将昨夜浸泡的艾草装入青瓷罐——这个动作重复了近三十年,罐身釉色已斑驳,却盛满了一位中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的执着坚守。
“您这腰伤是寒湿淤堵,咱们用火针通络,再以手法正骨。”推拿室里,张磊的拇指精准扣住患者错位的腰椎。悬壶济世数十载,为了精进推拿技术,张磊不断整理我国传统推拿治疗技术,先后学习龙氏正骨、新医正骨、定向正骨、陈忠和正骨手法、达摩正骨等多家正骨手法,博采众长,再融合自己的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正骨手法,给予患者最好的治疗,在疼痛性疾病和慢性病管理中,通过中西医协同干预,实现了“标本兼治”,临床有效率达90%以上,深受患者信赖。并带领医疗团队、联合多方,致力于石寿棠学术思想及山阳医派文化的传承研究,发扬区域特色中医药流派学术文化及技术经验,疗效突出得到患者广泛认可。
中医注重整体调治与个体化诊疗,为现代健康管理提供多元互补路径。近年来,我县将中医药发展纳入民生工程重点推进,作为县中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一名中医临床医生,张磊始终扎根临床一线,带领团队以“传统为根基、融合促创新”为理念,在县委、县政府“三级中医院”的规划支持下,将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与中医药技术有机整合,引进冲击波、超声波疗法等现代康复技术,结合针灸、拔罐、灸法等传统疗法,形成了一套针对骨关节损伤术后、脑卒中、脑外伤后神经损伤等疾病的综合康复方案,疗效突出,得到患者认可。
年复一年,患者康复后送的一面面锦旗,记录着这位杏林仁医三十年如一日守护乡邻安康的坚实足迹。
“能针灸则不给药,能吃药便不输液”是张磊行医多年立下的规矩。去年,家住射阳县的方阿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病情严重且反复发作,辗转多地治疗未果。经熟人介绍得知,涟水县中医院推拿科是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在中医诊疗方面颇有特色,尤其是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此类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方阿姨满怀期待来到县中医院推拿科找到张磊寻求治疗。之后,张磊根据方阿姨的检查结果和身体状况制定了专属的治疗方案,给予“力学平衡推拿方法”结合中医正骨手法及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还得是中医呀!张副院长的推拿手法细腻又有力,总能直击病痛根源。他总问我们家庭情况,怕给患者添负担,真是个贴心的好医生!”病情好转后的方阿姨逢人便夸。
一念执医,一生为民。张磊坚持定期深入基层卫生院,先后成立南集王圩村中医委员工作室、红窑中心卫生院张磊专家工作室,帮助更多群众了解中医。其中南集王圩村中医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由张磊为首的多名中医专家组成,立足王圩村张又今老委员中医基础,结合现代医疗手段,固定每月5日、20日为王圩村民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组织“送医进家门”活动,通过健康检查、健康咨询、健康讲座等方式为村民开展综合性健康服务,切实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同时邀请其他医护专家走进王圩村,助力健康幸福村居建设。几年来,他和工作室的成员们带领医疗团队接待就诊群众超过1000人次,让中医智慧在乡土间生根发芽,为村民健康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此外,张磊还每年参与适宜技术讲座及“涟岐健康”工程活动,主导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其中2023年负责全县基层中医骨干医师(一百余人)系列培训活动,为全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层中医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砥砺初心,淬炼匠心。“作为一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年的医务工作者,我深深感到自己所热爱、所执着、所专注的这份工作,不仅是对生命的守护,更是对初心的坚守,每一天都在传承千年的‘望闻问切’中,以仁心仁术诠释‘大医精诚’。”张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