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如果您有什么好项目,欢迎推介给我,我的手机号是……”
“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深圳看个项目,拜访一下企业。”
…… ……
在涟水经济开发区,说起“招商老兵”——党工委副书记沈超,大家对他的评价都不低。
有人说,他十几年扑在招商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人说,他一年到头在外跑,平时难得见一次;有人说,他是招商“老黄牛”,一直脚踏实地,默默做事……
2006年初,沈超来到县招商局担任副局长,作为常年奔走在项目招引的最前方的招商人,沈超算了算自己平均每年在外招商的时间——250天以上,走过的行程约4万公里。
还好,这样的奔波并非没有收获。近年来,沈超年均收集有价值信息超百条,主导或参与成功落地我县的项目累计22个,其中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3个……而面对“老黄牛”这个称呼,他谦逊地说:“我也就是尽力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在涟水、在开发区,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招商人,他们常年奔波在外,不辞辛苦招商。这个称呼属于大家。”
当记者问起这么多年招商有什么经验和诀窍时,沈超认为,要用心招商、以情招商、诚信招商,把客商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看待,把客商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才能招来客商,这也是他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套“招商经”。招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沈超看来,招商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拓宽招商路径,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犹如一个作家,事事留意生活才能发现素材。有时,别人无意的一句话,以及你无意之间结识的一些人,都有可能对招商有帮助,关键要做有心人。”
而谈到做个有心人,就必须提到“巨石”。说起巨石来涟的故事,沈超感触颇深。“想要在激烈的招商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住巨石这样链主项目的目光,单单比拼优惠政策、区位优势是不够的,要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和诚意,也要让对方体验到我们细致入微的服务。”
当时获悉巨石这一信息后,沈超和他的招商团队在深入研究产业定位方向后,深知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愿错过这一机会的沈超想方设法与巨石取得联系,主动向上级领导汇报,并邀请主要领导“登门拜访”。而在洽谈中,面对巨石提出“零碳工厂”这一全新课题,淮安、涟水并没有退缩,而是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变不可能为可能。针对巨石提出的16个方面投资政策和要素保障诉求,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上报,确保问题“不过夜”。最终,在市县主要领导多轮洽谈、高位推动和招商团队“不舍寸功、善作善成”的坚持下,项目历时8个月签约落户,并发展壮大。而淮安、涟水高效精准的服务,得到巨石的高度评价。因此,巨石又选择在涟水追加投资,上新项目,该项目也在近期已经正式开工。
“能扛能拼是一个招商人最需要的品质,尤其是遇到好项目,就需要钉钉子的精神,只有一锤接着一锤地敲打,才会出能效。”沈超坦言。而如今,沈超将更多精力放在团队培养上。“2025年,我在继续做好招商工作的同时,将加大对招商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思维理念、产业研究、招商谋划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招商人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在招商实战中,为涟水培养更多招商新人,为涟水招商注入更多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