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2023年,县文旅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践行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大力实施“三心”工程,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有温度。
“暖心”服务工程
文明实践有广度
围绕重大节日,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法治宣传等重点,组织开展“庆元旦迎新春”“非遗展示暨年货大集”、宏“兔”逢盛世“艺”起闹元宵、“缤纷六一童趣飞扬”等主题文化惠民演出80余场,举办集音乐、露营、美食、展览、文创、非遗为一体的“醉美滨河五月天”城市露营草地音乐嘉年华,吸引10余万游客顾客参与体验。组织志愿者,通过“弘扬雷锋精神 倡导文明新风”“童诵经典 致敬雷锋”、传统医学类非遗公益义诊、“德法涵养文明 共建绿色生活”等活动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打造“行走的图书馆”“涟图姐姐暖心绘本”“涟图创意手工”等活动品牌,推动书香涟水建设,“书香有爱特殊群体阅读推广项目”获评省公共文化服务“十佳案例”,全市唯一,相关做法被《扬子晚报》报道。不断丰富社会教育功能,创新搭建“小小讲解员”“重温红色历史 弘扬家国情怀”等10余个平台,吸引中小学生走进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热情,促进文化场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良性互动。今世缘旅游区、县图书馆分别被省市命名为社科普及基地。
“匠心”创作工程
文明实践有亮度
该局把增加优质文艺产品供给,作为丰富文明实践内容的主攻方向,创作了“党员三部曲”第二部作品《村里有个管得宽》,围绕文明实践主题,创作情景剧《坚守》、表演唱《好人是首歌》、舞蹈《新时代》、朗诵《红烛》、小淮戏《德耀安东》、淮海《梁石尖教妻》《朱氏三杰洒热血》《老汉训子》等各类文明实践作品60余件,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京韵大鼓作品《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等作品10余件,交通安全警示教育作品《文明十劝》等8件。反映涟水廉政文化的短视频《水韵江苏 灵秀涟水》获省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反映勤劳致富的小戏《懒龙伸腰》获江苏省第五届戏剧小戏小品展演优秀编剧、优秀舞美、优秀演员奖;反映农村移风易俗题材的小品《出礼》获第六届江苏省曲艺、喜剧小品邀请赛一等奖,以团结起来力量大为主题的少儿群口相声《谁的功劳大》获第六届江苏省曲艺、喜剧小品邀请赛优秀作品奖,精品力作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打产品。
“倾心”育人工程
文明实践有厚度
该局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在县文化馆举办为期两天的全县文艺骨干业务培训班,67名学员参加培训,邀请知名艺术老师,在每周一至周五开展书法、中国舞、民族舞、健身操、声乐、非遗手工等11个班次,开设少儿舞蹈、少儿朗诵、少儿声乐等暑期公益培训课程,培训学员360余人。在滨河新城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朗诵、舞蹈、声乐培训。为进一步发掘和培养基层文艺人才,组织开展涟水县广场舞公益培训进乡村、进社区,组织文化志愿者走进涟城、高沟等镇(街)开展舞蹈培训30多次。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曲艺进校园活动30多场,在县图书馆开展“国学课堂”学“礼”活动,以科普阅读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基层文艺人才。同时,通过群文调演等形式,扶持民间文艺团队,让群众文化活动在文明实践中心全域覆盖、普遍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