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本报讯 今年以来,县法院紧扣县委“2233”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基调,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提高司法文明度、司法规范度、人民满意度,为涟水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围绕打响营商环境品牌,涟水法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全县企业运行实际情况,扎实开展“涟法助企‘4+6’行动”。围绕涟水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及新能源、纤维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组建劳务用工、工程建设、企业经营三个类别法律服务团队,提供“点单式”服务,助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重点抓好助力企业发展的六项工作:开展企业常态对接,编制“法企同行”通讯录,收录104家企业人员及法律服务团队通讯电话,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在今世缘等企业设立法官驿站,为33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解决合同订立、用工等纠纷问题;建立涉企案件快速准确审理通道,实行涉及重点企业案件报告制度,强化对涉及企业案件审执工作的统一领导,上半年涉企案件调撤结案749件,化解更多矛盾隐患,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探索免保助企机制,审慎运用保全必要性,防止企业因保全导致资金周转、银行贷款受阻、信用受损等问题,建立“免保企业名录”,对经济开发区内发展效益好、偿债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出具免予保全建议名录,目前已有10家企业被纳入涉诉“免保”名单;打造“涟小微”快速重整品牌,持续推进“靶向式”重整工作模式,优化小微企业破产重整、和解等程序,帮助解决现实困难,助力小微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参与空间要素治理提升行动,统筹对全县低效闲置资源进行处置盘活,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因地制宜进行整合,目前已盘活土地房产1.87万平方米;加强司法研判,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法律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发送司法建议、风险提示函等法律提醒,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在最大范围内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