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 窦 颖
通 讯 员 李雅轩
本报讯 4月19日,由淮安市大运河办、淮安市文旅集团、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淮安市安东文化研究会,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学报编辑部,淮安市诗词协会协办,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承办的“荀德麟与运河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今世缘国缘宾馆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集中展示与评价了荀德麟先生的大运河文化研究、“运河之都”淮安研究与运河诗词歌赋等方面的创作成果,同时,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和缘文化的融合发展。
来自北京与省内的专家学者以及主办、协办、承办单位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此次学术研讨活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郎跃明在开幕式上致辞,对荀德麟先生在大运河文化研究等领域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荀德麟先生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大运河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台阶,更为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荀德麟先生是大运河研究著名专家、文史专家、诗赋家、淮安市安东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多年来,他致力于淮安地方史志编撰和大运河文化研究。荀德麟先生指出,大运河是一首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史诗,是历久弥新的宏大叙事诗,是还在继续书写的中国龙破雾穿云的壮丽抒情诗;大运河是一种缘,是连接多维度、多河流水系的巨大纽带,从而形成了多个民族、多种文化融合之缘——国家之缘;大运河是一壶酒,是一壶历久弥香的陈年美酒;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家园。他表示,要进一步在大运河文化研究的漫漫征途中继续奋力前行,为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贡献力量。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了荀德麟先生在大运河文化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40多年来,荀德麟先生主编、撰著了包括《洪泽湖志》《大运河非物质遗产》等数十种图书,主持点校了包括《漕运通志》《漕船志》等关于大运河与“运河之都”淮安的十多种历史典籍,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讨会上,还发放了《运河觅踪——荀德麟大运河文化研究论文选辑》《“荀德麟与运河文化”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与会专家们表示,要以荀德麟先生的执着追求精神为榜样,弘扬正气,孜孜不倦,共同谱写大运河文化研究、淮安地域文化研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