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彰显中国信心的报告里,既有擘画全局的战略视野,亦蕴含着县域发展的实践启示——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路径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略,从民生福祉的升级指向到绿色发展的行动坐标,处处激荡着基层创新的强劲动能。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在苏北平原上,涟水正以躬身实践不断诠释着报告的战略深意:以“工业强县”挺起现代化脊梁,用“教育强县”标注发展刻度,让“民生温度”丈量改革成效。
当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与县域探索的基层实践深度耦合,涟水——这座江苏省最年轻全国百强县的“发展方法论”愈发清晰。
此刻,让我们聚焦报告关键词,一起来看看,涟水如何以“前瞻布局”的胆识与“主动对标”的自觉,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破局奋进?
报告原文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涟水:方法论×新实践
2024年,涟水围绕“消费促进年”工作目标,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积极捕捉新机遇、挖掘新潜力、打造新场景,推动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2024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5亿元,增长5.1%,当年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24家。
举办“涟水县互联网+非遗年货大集”、城市露营草地音乐嘉年华等各类促消费活动100余场次,以旧换新带动消费达5546万元。
一城双吾悦,引领商业新潮流,滨河吾悦广场满铺开业仅2天时间,超30家品牌销售额夺得全省第一,超70家品牌销售淮安第一,创下本地购物中心开业成绩新高。
报告原文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涟水:方法论×新实践
2024年,涟水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狠抓“工业强县”建设,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形成项目滚动实施、新增长点竞相涌现、产业规模持续提升的发展格局,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大力实施招商选资“1211”工程,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22个、73个、53个,项目招引数量体量均创历史新高。
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规模全市最大,新竣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数量全市最多,连续4年荣获淮安市“重特大项目攻坚优秀县区”。
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2家,总量突破400家、3年翻一番。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4年新上4个百亿台阶,工业开票销售突破500亿元。
今世缘酒业南厂区技改、巨石玻纤新材料、捷泰新能源、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4个百亿项目在江苏乃至全国遥遥领先,已形成“一瓶酒”“一块板”“一根丝”三足鼎立产业格局。
报告原文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涟水:方法论×新实践
2024年,涟水持续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外引内培”强化人才支撑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浓度”与“厚度”,塑造发展新动能,增强发展新优势。
聚力县中振兴,2024年高考取得近10年来最好成绩。
在全省首家建成2所公办寄宿制小学、工作经验全市推广,在苏北率先实现学校食堂食材集中统一配送、获省委领导批示肯定。
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省级智能工厂(车间)9个、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5家、星级上云企业80家。
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21.5亿元以上,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80件以上,捷泰科技、中顺环保获批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今世缘酒业、永安化工参与国家标准修订。
持续推动锦纶化纤等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601人。吴建峰成为“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落地以来淮安市第一位“首席技师”。季方成功入选江苏省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名单。
报告原文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涟水:方法论×新实践
2024年,涟水广泛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紧扣破解制约涟水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刀刃向内改机制,国企改革树标杆,文艺创新破圈层,营商环境再升级,形成一批具有鲜明涟水特色的先导性示范和制度性成果。
经济开发区深入推进“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综合考评上升到全省第16名、苏北第3名。
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现国企AA+以上信用评级全覆盖、全市唯一。
基层文艺院团改革得到中宣部、国家文旅部高度好评,淮剧小戏《我的亲家管得宽》获“国字号”奖项“大满贯”。
在全省率先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化”政务服务体系,在全市率先实现镇街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全覆盖。
“涟快办”全年服务重大项目284个,新代办项目86个、推动35个项目“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全市首创并实现12个项目“零跑腿”办结“五证联发”,有效解决问题1200余个。
报告原文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涟水:方法论×新实践
2024年,涟水将外资优先战略深度融入发展基因,着力拓增量、壮体量,推动外资“朋友圈”持续扩容,全面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激荡发展新蓝海。
加大台资密集区招商力度,积极办好第十八届台商论坛涟水分论坛等对台经贸活动,台资高地建设有力有效。
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1.2亿元、增长23.4%,培育年进出口额超500万美元企业4家。
新设外资企业14个,实际使用外资4979万美元,其中制造业占比达72.6%;新培育跨境电商企业2家,完成出口超2500万元。
报告原文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涟水:方法论×新实践
2024年,涟水聚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慎终如始守牢发展底线,严紧细实抓好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在全市率先建成投用。
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消防委托执法,推动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集中专项整治,打通“两个生命通道”,整改消防安全隐患7000余处。
大力推进现代巡防体系建设,群众安全感达95%以上。
报告原文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涟水:方法论×新实践
2024年,涟水以产业振兴为引擎,以富民强村为落点,以和美乡村为底色,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沃野田畴间写下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诗意注解。
新建高标准农田15.22万亩,粮食种植面积213.27万亩、总产量97.46万吨。
涟水芦笋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全国土特产品”称号,红窑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今世缘酒业获批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球食用菌行业龙头众兴菌业落户涟水,新增家庭农场270家,获批绿色食品认证8个。
岔庙镇洪滨村“红色代办”做法入选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全省村级唯一。保滩街道周集村“供销乡咖”共富模式获央视《新闻联播》关注点赞。
105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超30万元。
报告原文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涟水:方法论×新实践
2024年,涟水坚持建管并举、内外兼修,精雕细琢改善城区风貌,精益求精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县城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
青宁管道天然气项目建成投用,涟水彻底告别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有效降低了企业和居民用气成本。
淮浦路北延建成通车,打开了县城向北的快速通道。
完成9个老旧小区改造,交付安置房2918套,“临代正”小区、征收遗留地块全部清零。
报告原文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涟水:方法论×新实践
2024年,涟水加快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路径,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臻萃更多绿色势能。
今世缘酒业荣获“亚洲质量卓越奖”,巨石淮安公司入选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名单。
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优Ⅲ比例远超省市考核目标。
获评“全国气候宜居城市”,入选第三批中国“节气名城”。
报告原文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涟水:方法论×新实践
2024年,涟水坚持用心用情、尽力量力,回应群众美好期盼,把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转化为万家灯火的幸福增量,让群众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加可感可触可及。
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涟水分中心成立运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获评全国优秀案例。
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20余场,新增城镇就业4900余人,推荐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1.23亿元,建成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
建成1个兼备“一老一幼”服务功能的社会关爱服务中心、20个养老互助睦邻点、5个社区助餐点,农村敬老院“县建县管”运营机制获评省养老服务工作优秀案例。
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49亿元、惠及4.91万人。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里,涟水正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决胜“收官年”、拼搏“双千亿”,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涟水新实践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