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
在我县开展的各种春节慰问活动中,对“一老一小”的关爱尤为温暖人心。“一老一小”是社会最柔软且关键的部分,老人曾是社会前行的推动者,孩童则是社会的未来与希望,关注“一老一小”,既是对过去的尊重与感恩,也是对未来的投资与守护,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与民生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尺。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课题。一些老人晚年生活面临经济压力,生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养老机构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短缺等,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儿童成长环境同样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呵护,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孩子们面临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的困扰,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机制却相对滞后,不少孩子的心理问题未能及时被发现和解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解决“一老一小”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多方协同发力。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养老和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在养老方面,进一步优化养老金制度,确保老年人生活无忧,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在儿童领域,要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关爱“一老一小”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为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兴趣培养等帮助。家庭作为“一老一小”的直接照料者,更要履行好应尽责任,子女要关心老人的生活和情感需求,让老人感受到家庭温暖;父母要注重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一老一小”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守护“一老一小”,为夯实民生幸福基石贡献力量,共同书写社会发展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