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冯局长,今天有时间做个采访吗?”“真不好意思,在外面出差呢,需要晚几天。”“冯局长,这周怎么样,我能去你办公室聊聊吗?”过了一会儿,记者收到了两条微信信息,打开一看,是一张高铁照片和一行文字:“又在出差路上……”
“不是在招商,就是在去招商的路上”,这是涟水经济开发区招商三局局长冯国卿的工作状态,也是他从事招商工作以来生活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冯国卿和他的招商团队始终奋战在招商前线,严格落实驻点工作要求,团队每人每月外出驻点20天以上,深入长三角等地区,收集并跟踪了45条项目信息,参与并推动引进了一批好项目,让优质项目在涟水这片热土上扎根、发芽、成长。
三番五次“碰壁”后,终于约到了短暂的采访时间。走进冯国卿的办公室,桌上是堆成山的各种文件资料。资料的背后,冯国卿盯着电脑,在标注招商项目的地块选址,“马上马上,你先坐一会儿,自己招呼,这几天事情太多太多,过两天又要出去一趟,需要准备的材料得今天搞完。”
冯国卿介绍,招商日常工作主要涉及项目研判、外出考察、合同洽谈、落地服务、招商活动筹备等板块。每个项目,他和团队的伙伴们都全力以赴,相互配合,把追求完美作为努力的目标。今年以来,他牵头举办了杭州招商说明会、绍兴纺织招商说明会、中国化纤工业锦纶丝发展大会等专题招商说明会,吸引了150余家企业参会,推进了重点产业链项目的洽谈。每一次活动的背后,都是活动方案的不断修正、材料的几十次斟酌修改、无数个加班的日夜,但冯国卿却说:“能让客商满意、参会人员认可,一切辛苦都值得。”
招商工作人员都是“空中飞人”,经常需要到处跑,忙起来就是连轴转,加班到半夜,已经成了工作常态。“招商、出差、接待,每一个环节都忙,又不容出现疏忽,但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冯国卿告诉记者。
招商工作涵盖领域广泛,招商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细节决定成败,把握细节才能把握住机遇。“项目谈判,就是双向奔赴。不怕有分歧,只要坦诚沟通协商,找到最佳平衡点,求得利益最大公约数,争取实现共赢。”谈起招商工作,冯国卿有着自己的理解,而注重做好细节,更是能够顺利签约的关键。对此,他深刻研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吃透全县产业发展的“关键词”,认真梳理全县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招商信息、相关政策等,重点研究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现状,努力做到懂政策、懂经济、懂产业,熟练掌握中介招商、展会招商的方法和技巧,努力在知己知彼中寻求招商先机。
招商是抓手、发展是目的。前期招商重要、后期服务同样重要。对此,冯国卿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防爆电机、民用功能性锦纶丝等多个项目成功落地,而这背后也经历了多轮洽谈与选择。面对投资商同时在多个地点考察的局面,招商竞争谈判难度大。但是,他和团队小伙伴始终保持耐心与专业,发扬钉钉子精神,通过细致解答、真诚服务、高效洽谈,用诚意打动对方,最终在县、区主要领导的大力推动下,促使项目落户涟水。
“自己参与引进的项目,就要对项目发展负责,不是项目签约结束就与自己无关了。”能够挤出时间之余,冯国卿也会定期走访签约企业,宣讲政策、协助解决遇到的难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如果有机会选择的话,你还会继续干招商工作吗?”
“招商其实挺有意思的,接触到新的领域,会倒逼自己去探索最前沿的行业信息。当看着自己参与招来的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建设、投产,一步步成长壮大,这种成就感让我的内心得到满足。”冯国卿表示,下一步,他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带领招商三局围绕目标任务,迅速行动,主动出击,钉住信息,加快推动成熟项目签约落地,为加快推动涟水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国百强县进位,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